
简历介绍:
吴冲龙,男,硕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1945年10月,福建省惠安县。
1968年11月,在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普查与勘探系煤田地质与勘查专业,学习并毕业,获学士学位。
1968年12月~1973年10月,在贵州冶金局第一地质队从事矿床地质的普查与勘探技术工作。
1979年10月~1982年9月,在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能源系煤田地质专业学习,毕业并获硕士学位。
1982年10月~ 现在,在中国地质大学 (武汉) 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。现任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。
科研方向:
主要从事含能源(煤油气)盆地分析、地矿勘查信息化及地质过程计算机模拟研究。目前的科研工作主要在地质矿产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、数字国土工程、地质过程模拟方面。
科研活动:
1、2003-2005,《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查》,中石化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,项目经费为280万。
2、2003-2004,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体三维可视化分析系统》,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项目。
3、2002-2003,《长江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》,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重点科技项目。
4、2002-2003,《遥感地质信息提取与处理软件》,国家863高科技项目。
5、1996-2000,《计算机辅助1∶5万区域地质填图系统》,地矿部九·五重大攻关项目。
6、1998-2001,《南海北部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与评价》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攻关项目二级课题。
7、1996-1999,《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研制》,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总公司九·五重点攻关项目。
8、1989-1997,《地质矿产点源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》,地矿部项目。
9、1996-1998,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区工程地质信息系统》,水利部长江委员会重点项目。
10、1996-1998,《中小型陆相断陷盆地超厚煤层聚集的动力学机制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。
论文发表:
1.吴冲龙、谭照华、李伟忠等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研发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,2006,(2):123~128。
2.吴冲龙、李绍虎、王根发等。先锋盆地超厚优质煤层的异地成因模式。沉积学报,2006,24(1):1~9。
3.吴冲龙,刘 刚,田宜平,刘军旗。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。地球科学--中国地质大学学报。第30卷第3期,2005年5月,359~365。
4.吴冲龙,刘 刚,田宜平,毛小平,张夏林。论地质信息科学。地质科技情报,2005年9月,第24卷第3期,1~8。
5.吴冲龙,刘刚,田宜平,张夏林,李伟忠。地矿勘查信息化与地矿信息科技学科建设。中国地质教育。2005年第1期,32~35。
6.吴冲龙,刘刚,田宜平,毛小平,李伟忠,张夏林. 地质信息科学的理论、方法论与技术体系。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, 2005年第3期 总39期,8~16。
7. Chonglong Wu,Yiping Tian, Xiaoping Mao, Shaohu Li, Xing Li, Gang Liu and Zhengping Weng, Theory and Approach of Three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Modeling of Structure-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Basins. Proceedings of IAMG'05: GIS and Spatial Analysis, Vol.1,279~284.
8.Wu Chonglong, 1995, Genetic model for slump coalbad and extrathick coalbed from Fushun Basin, Northeast China,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, 40(3), 236~238.
所在单位:
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
联系方法:
电话:027-87436105 传真:027-87801763